泰国圆斑蝰(Russell’s viper)学名Daboia siamensis,简称圆斑蝰,别名百步金钱豹、卢氏蝰蛇(鲁塞尔氏蝰蛇)、锁蛇等。

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泰国圆斑蝰的:外形、分布、生活习性、生长繁殖、毒性、保护、相关新闻、相关合集等介绍

英文名

Russell’s viper

拉丁学名

Daboia siamensis

别名

百步金钱豹、卢氏蝰蛇(鲁塞尔氏蝰蛇)、锁蛇

其他保护等级

中国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二级

动物界Animalia

脊索动物门Chordata 

爬行纲Reptilia 

有鳞目Squamata

蝰科 Viperidae

圆斑蝰属Daboia 

泰国圆斑蝰Daboia siamensis

体长

约1m

体重

约1.5kg

分布区域

缅甸(中部, 南部),泰国(中部),柬埔寨,印度尼西亚,中国(广西、福建省、广东省、台湾省等地)

简介

泰国圆斑蝰身长约1米左右,头较大,呈三角形,鼻孔大,头背为小鳞,起棱,体粗尾短。

泰国圆斑蝰分布于泰国、缅甸、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南部等地,喜欢栖息在日照充足的开阔地带,以鼠、鸟、蜥蜴为食,繁殖方式为卵胎生,是一种剧毒的血液类毒蛇。

圆斑蝰蛇泰国亚种入选中国2021年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,列为二级保护动物。

外形

泰国圆斑蝰头较大,略呈三角形,与颈区分明显;体粗壮而尾短,背鳞棱强;鼻孔大;舌头乌黑,顶端是红色;背侧,介于前鼻鳞、上鼻鳞、下鼻鳞三枚鼻鳞之间。

泰国圆斑蝰

泰国圆斑蝰

泰国圆斑蝰

身体尾背面棕褐色,有三纵行大圆斑,圆斑中间呈紫褐色,四周为黑色并有黄白色细边,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错排列。背脊中央一行约有30个圆斑左右,较大,其两侧略小。两行圆斑之间嵌有一行粗大不规则的黑褐色点斑,腹面为灰白色,每一腹鳞上有近乎半月形的深褐色斑,3~5个前后成数纵行;尾腹面为灰白色而散有细黑点。头背有3个深棕色斑,深棕色色斑在下唇缘、颔片及喉部也有分布,近乎横排排布。

泰国圆斑蝰

端鳞有2~3枚;上唇鳞10~12,其中第四枚最大;下唇鳞11~15,第一对在须鳞后相接;颔片1对。背鳞29(27~31)-29(27~33)-21(23)行,除两侧最外行,其余均明显起棱;腹鳞151~166;肛鳞完整;尾下鳞有40~54对。

泰国圆斑蝰

分布

分布范围

泰国圆斑蝰分布于缅甸的中部、南部,泰国的中部,柬埔寨,印度尼西亚等,中国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、福建省、广东省、台湾省等地。

栖息环境

泰国圆斑蝰常生活在亚热带平原、丘陵、山区,昼夜均见其活动,喜欢栖息日照充足的开阔地带,炎热时喜欢栖息在阴凉通风处。在中国福建泉州发现它常在龙舌兰、仙人掌类植物之下盘曲成团。

生活习性

泰国圆斑蝰以鼠、鸟、蜥蜴为食。受惊时将身体盘成圈,并不断膨胀,发出呼呼的出气声,持续时间约30分钟左右,用于吓退敌人。

泰国圆斑蝰

生长繁殖

泰国圆斑蝰的繁殖方式:卵胎生。2月、4月及11月交配,妊娠期:6~8个月,9月中下旬生产为多。产子1条-22条不等。初生子蛇全长250mm左右,成年蛇长可达1m。

泰国圆斑蝰

泰国圆斑蝰

泰国圆斑蝰

毒性

泰国圆斑蝰是一种剧毒的血液类毒蛇,中国十大致伤毒蛇之一,被咬后,伤口会局部红肿,疼痛,流血,常有水泡、瘀斑,病人除了凝血功能恶化外,还会造成肾功能的衰竭。

泰国圆斑蝰

保护

2021年2月1日,泰国圆斑蝰入选中国2021年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,列为二级保护动物,《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—脊椎动物卷(2020)》评估等级为濒危(EN)。

泰国圆斑蝰

相关新闻

2007年12月26日,云南森林警察查获两吨野生活蛇走私案,其中包括圆斑蝰22件。

泰国圆斑蝰